图片2
积极应对社区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贯彻党代会精神,建设“社区生活圈15分钟”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社区积极建设温度智能社区老年食堂,满足社区老年人“一餐热饭”刚性需求;通过综合服务,打通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智能出纳,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社区老年人食堂的餐饮和细致的服务受到了周边社区老年人的好评。他们在这里获得了充分的收获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适合老年人的食物,温暖的环境,周到的服务,老年人聚在一起,分享“乐龄时光”。进入食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平方米大小的洗手台,配备了洗手液等日常防疫用品,洗手台两侧摆放着盘子、筷子等餐具。
临近中午,社区食堂开始对外营业,顾客陆续来吃饭。每个人都拿着盘子排队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大多是老年人。
为老助餐,突出社区服务温度
社区老年食堂始终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坚持老年人的需求,坚持“店小二”服务理念,努力营造情感环境、爱心服务、安全食品,让老年人享受餐饮服务,同时感受社区的温暖。
在建设中,将“为老,适老,助老”这个概念贯穿始终,注重细节的抛光,突出对质量的追求。记录斜土变化的照片墙,怀旧的老唱片,可以唤起老人的美好回忆。老花镜、护手霜、紧急药品等,细节反映了对老年人的照顾。圆角防撞桌椅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旋转座椅和爱心座椅。老化的就餐环境让老年人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在操作中,老人的“放心,放心,舒心”放在第一位。阶梯式的价格优惠,每周更新的特色菜,实实在在的福利,让老人开心。除了现场吃饭,他们还建立了一个为老年人送餐的爱心服务团队。他们不仅把食物送到老人家里,还把爱送到老人心里。在管理中,确保老年人“所见,所感,所说”得到应有的尊重。“明厨亮灶”,在社会监督下实时展示食品加工过程,确保老年人的食品可追溯性和安全性。邀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律师、餐饮行业协会会员、社区居民等成立食品管理委员会。每月实地检查监督,定期收集老年人合理化建议,督促经营者不断提高老年人餐饮的质量和效率,让老年人在邻近的食堂享受绝对“话语权”。
阵地聚集,延伸社区服务触角。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老年服务水平,以社区老年食堂为平台,建立了社区服务扩展的综合点,方便老年人享受方便、快捷、高效的一站式社区服务。
斜土相邻食堂设置社区养老服务地图,从养老、医疗、学习、快乐四个角度实现社区老服务资源一站式、一键查询。邻近食堂的大屏幕滚动为老年人服务,专门设立了养老顾问点、政府服务延伸点,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资源链接等服务,开放社区服务供需对接“最后1公里”。
邻近食堂二楼还探索利用老年人的闲暇时间,打造社区共享厨房,实现从社区老年人到社区单位的服务群体,从单一餐饮到综合共享的服务内容。定期举办亲子烘焙、邻里食品、健康沙龙等“食尚汇”系列活动,为“家庭相伴,邻里共融,社区共享”提供温馨的空间。通过全面开放、全民共享,打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擦亮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城市水岸,靠近社区”名片。
科技赋能,优化社区服务体验。
社区老年人食堂坚持智能创新和传统服务模式,线上线下高效协作,不仅使科技发展带来方便,有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问题“数字鸿沟”。
引入智能出纳系统,借助人脸识别,老年人无需发放实体卡等支付工具,无需输入密码即可快速结算,操作简单。引入智能盘识别系统,记录老年人每餐摄入的营养元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饮食建议,帮助老年人保持营养平衡。
同时,提供现金支付、餐券结算、家庭送餐、帮助点餐、购买食品药品等传统人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亲密、更直接、更方便的服务。
让社区老年人感受到社区服务的温度,体验智能餐厅的便利、全方位、多角度、高效地满足老年人的餐饮需求是斜土街坚持不懈的目标,根据人们的需求,建设15分钟社区“养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