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02
物联网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物理网络,它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将任何物品接入因特网来实现信息交互,具有采集、共享大量信息数据的能力和海量连接的需要。
举例来说,物联网将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设备变成数据终端,全方位地采集底层基础数据,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而提高效率,优化操作。
对于不同的连接场景,物联网对速率、时延的要求也比较严格,需要有高效的网络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5G具有大容量、高速率、低延时三大特点,它具有更强的通信和带宽能力,能满足物联网应用中高速、稳定、覆盖范围广等要求。5G的普及,将加快尚在理论或试点阶段的物联网应用落地。
就行业发展阶段而言,物联网已成功渡过了产业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在需求和市场空间上,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逐渐打开。
新冠肺炎对物联网应用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2020年“战疫”,将远程医疗、AI红外测温、无人化配送再次拉回大众视野,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智能工厂,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的建设。
1)制造业面临“起步困难”,加快了智能化进程。
新冠肺炎的爆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制造业尤其严重,大量劳动力不能按时返岗,中小企业在2020年面临着“开工难”——复工难。
在疫情的影响下,生产自动化、远程运维等应用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生存实力,智能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越强。
工业物联网通过充分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等特点,在智能工厂中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检测、实时数据采集、生产设备和产品的监控管理,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这次疫情进一步增加了中国企业对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认知,传统制造业将更积极地考虑并关注工厂的智能化建设,推动生产线自动化应用。
2025年前,大约70000个工厂采用了智能物联网应用,其中630万以上的员工将受益于安全生产和降低运营负荷。
2)医疗行业信息共享和智能不足的问题暴露。
卫生保健系统包括卫健委、医疗机构(如医院)、公卫服务(如疾控中心)等职能机构,这些机构利用各自的信息平台收集和管理数据,由于保护隐私等原因,平台之间没有建立连接,数据无法共享,医疗物联网有效地消除了平台间的信息孤岛。
这一流行病已经发展成全球公共关系事件,在网上问诊、远距离合作等需求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医疗问题的核心:医疗资源的合作与共享,这或将成为推动医疗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各种医疗设备成为物联网应用的一环时,医疗领域的服务也将得到提高。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跨地区就医难”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智慧城市面临着突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对接与共享的挑战。
在疫情爆发过程中,如何快速、准确筛查,定位每一名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病人,以及疑似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去向,俨然成为智慧城市的考题。
这次疫情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AI红外线自动测温系统首次在海关、机场、医院等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对可疑人员出现将自动报警,实现全国联网在线监控。
另外,城市雪亮工程变身疫情防治“千里眼”。有关部门通过“雪亮工程”监测系统,实现了“人+机”24小时无死角监控,确保人员往来动态无遗漏。
虽然拥有高科技,但是智慧城市在疫情爆发时的表现并不突出,依然存在跨地区联系和资源调度等问题。所以,打破城市间数据壁垒,实现实时数据对接共享是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4)加快物流产业全面智能化发展的商业进程。
在这次疫情中,全国各大超市、百货商场、菜场都停业,网购成为市民购买生活用品的首选渠道。但是,由于快递企业的复工率不理想,配送人员短缺,配送过程中也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有效保障配货人员生命健康安全,解决湖北境内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存在的机器人短缺问题,这是基于通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配送,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
新冠肺炎把基于物联网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配送拉回大众视野,也促进了物流全面智能化的商业发展。今后,物流企业或将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进行复杂场景的测试,提高无人配送过程的稳定性,降低硬件产品的生产成本。
这次新冠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制造业、医疗、物流、智慧城市等行业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家及社会大众对物联网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这些都将进一步引发物联网新的挑战。
今后,在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推动下,物联网场景应用将全面智能化,帮助各行业进一步整合发展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