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51
一般来说,国外仅将包装食品中的温度-时间历史记录标志(TTI)定义为智能包装,包括包装食品中的微生物繁殖指示标志(MGI)、光变色指示标志、物理冲击标志、泄漏、微生物污染标志、无线电射频标签(RFID)、DNA(脱氧核糖核酸)标签等;空调包装、抗菌包装、乙烯吸附包装、吸氧包装、自热/自冷包装、异味吸附包装、芳香释放包装、吸湿包装等定义为功能包装。
在功能包装方面,国内空调包装和芳香释放包装相对成熟;气体吸附包装(吸湿、乙烯吸收、氧气吸收)一般采用香袋的形式,技术含量不高。然而,国外开发的气体吸附包装可以将无毒吸附剂混合到薄膜树脂中;其他功能包装和许多智能包装在中国几乎是空白的。
此外,在这些智能包装中,RFID(识别射频)电子标签是中国知名的领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政府加大了对药品和食品的监管力度,促进了中国对RFID电子标签的使用,并在物流、包装、零售、制造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智能识别技术尚未进入人们的日常消费市场,智能识别技术在某些领域(如药品、高端食品)将得到应用,但中国不会成为RFID电子标签的主要消费国。
虽然智能包装是未来包装的发展趋势,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实现。高成本是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问题。同时,国家应加大对食品包装的投入,鼓励自主研发和申请国家研究课题,引进必要的智能包装测试设备。研究单位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快研发速度,尽快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让智能包装尽快进入消费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