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2
TO B的低代码平台是利用可视化的方式,将组件拖入画布,结合数据源的绑定,生成管理台的工具。
事实上,管理台的模式相对固定,需要大量的同质化,最适合使用低代码。对于画布来说,UI组件库是最关键的。目前,可以提供多个官方公共组件,以满足大多数管理台的需求。
但业务方必须有定制组件的需求。只要定制组件的生产门槛有点高,就会说服用户,甚至不要直接使用整个平台。最理想的模式应该是,整个画布(甚至所有)区域可以直接使用公共组件;其中一些可以填充自定义组件。它不仅可以完全恢复页面需求,还可以减少重复开发(主要是指平台的公共组件、接口呼叫、平台权限等),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低代码平台带来的好处。
对于自定义组件,它必须足够灵活。组件开发人员可以选择共享组件,以便在其他团队建立管理平台时直接使用。或者作为其他自定义组件娃娃的原子。此外,组件最好与项目相互独立,以便任何组件都可以支持跨项目的重用。
对于低代码平台组件的设计,最注重以下两点:
1.组件开发过程。
目标:与本地组件的开发体验对齐,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得到的。这意味着在不发布组件后,您可以看到组件在多个远程管理平台上的各种场景的显示效果。当然,开发者不能理解太多的“个性化”概念(如如何引用自定义组件、自定义属性面板等)。
2.组件依赖于管理。
管理台涉及大量包含组件的组件场景,因此将讨论在线版本的组件策略。
平台级组件开发模式。
1.组件的基本组成。
一个完整的组件由组件本身的UI和属性面板组成。调试时,两者需要连接,相应的属性配置效果需要在组件UI上实时看到。
属性面板一般涉及数据源、管理台页面等的绑定,需要与平台功能进行交换。例如,考虑到最传统的组件开发模式:直接开发一个组件,并将其发布到平台上,而不提供宿主环境。
总结:组件脱离平台开发,需要反复发布,在线验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传统的组件开发模式-高级版。
让用户直接使用平台代码进行开发,这样就有了宿主环境。
第一步,拉取平台代码;
第二步,偷偷询问平台管理员取账号密码;
第三步,翻来覆去,跑起整个平台代码,终于想起来是为了开发一个小组件。
DB信息作为平台方工具,一般只由私人部署的管理员管理,不能向普通用户开放。此外,平台代码由平台方维护。当地平台代码被拉下来开发时,我们必须注意平台本身代码的更新,否则无法保证绝对模拟。
另一方面,只有base拖动生成的管理台代码进行开发,在我们的无极平台上建立。主要是因为平台的页面产品是数据配置(布局格式是类似jsonschema的协议),没有代码,更不用说组件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