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62
据艾瑞发布的“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产业研究报告”中有关智能家居行业从业人员的调查报告指出,智能家居的发展并不预期会如此火爆,原因如下:
1.使用者方面:单件接受度高,但不了解「情景服务」
当然,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打一件衣服和一件衣服,就能使决策成本降低,而更多的情况就是“系统1”。
比如说,张三看见邻居家的门李四装了一个智能门锁,高档大气,还不需要带钥匙,价格也能接受,自己也起心动念,买了一个。而且,要让他整整一套方案,比如「全屋智能」,决策的路径就不那么简单了。
首先不谈部署费用,站在顾客的角度,我好不容易买了房子,一定要好好地整整齐齐,在前期决定的时候如果没做好,可能就得花大把客户的时间来解释,跑单的人就会明白。
由售前的转化效率,到落地的效率,再到售后服务,此时卖的不是设备,卖的是一整套「场景服务」,基本上是三思而行。
因此目前这个市场更多的是拼渠道,和地产商的渠道(精装房),酒店渠道,用户只能接受我给你的方案,降低很多沟通环节,这样就可以降低跟用户的沟通成本。
2.产业方面:设备碎片化严重,“场景服务”落地效率低下。
(1)所谓的零碎,除了智能家居品种繁多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同品牌设备之间的相互联系。
事实上,可以想像这样一个用户场景:顾客经常会全面购买自己的家用设备,比如智能电视、智能空调等等,但这些厂商各自有一套协议,各自的平台,互不相通。
尽管现在的智能音箱可以部分的解决这个问题,但在用户的操作路径上的第一步:配网,常常会被卡住。由于用户还要到下一个智能家庭App三方,绑定设备后,再登录智能音箱App,进行帐户授权,同步设备。提高前期使用成本。这种问题产生的根本逻辑就在于各厂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算盘(尤其是大工厂),这在市场初期是很正常的。最终能够撬动的必然是用户和厂商之间的博弈。
(2)在“场景业务”下,造成“场景服务”效率低下的原因。在此数据一开始,“全屋智能”的落地有许多是作为集成商来做的,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1000多家集成商,大多为小型集成商(团队10-20人左右),在这个规模下,每年有10个项目完成,效率很高。
而且这个所谓的项目,大点可能就是一个酒店,一般有70个房间左右,小点也许是某一位朋友的独栋小别墅。又减去中间的各种成本,大多数最后能有一点利润都已经算不错了。一年累死累活干下来,赚了一场毛毛雨。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我们将分成售前-部署-售后这几点来看:
售前:正如用户方面所说,目前还在市场初期,用户在这方面的决策成本较高,这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与用户进行有效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决策效率。
开发:目前大型集成商部署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多甚至还有自己的SaaS平台和酒店PMS系统打通等,但是更多中小型集成商并不具备这一能力,并且协调多方资源,如在与音箱厂商对接中出现问题,依靠三方,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工期。
售后:如酒店,好不容易部署完毕,酒店开张,用户入住,结果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大多数中小型集成商对各方的依赖性大,资源协调周期长,造成很多时候无法快速解决售后问题,影响了行业口碑。
总而言之,那么对于整个IoT领域的现状和问题,我想大家都有一个“积极”的认识。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只有AI技术,没有听错,只有AI技术。AIoT不是空谈口号,空炒概念,他是真正地落地解决IoT行业服务问题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