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54
家庭摄像头、智能电子门锁、智能扫地机器人等众多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寻求便利的物联网设备,正成为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手段窥探隐私、实施违法犯罪的钥匙。我们发现,很多物联网设备都能轻易被破解,无数用户的隐私暴露在别人的监控中,这些风险隐患显示,物联网安全漏洞不容忽视,亟待加强防范,避免万无一失。
万家灯火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贪图私隐的魔掌也不期而至。隶属于国家因特网紧急反应中心的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紧急反应中心的报告显示,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物联网恶意代码攻击事件数量已达6700万次,有一个单一的组织试图对数十万个IP地址发动攻击。
目前,物联网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部分用户及企业安全意识普遍淡薄,大量用户缺乏安全习惯,设置薄弱密码,容易被破解;有些企业不愿在安全防范上下功夫,不顾用户信息安全,甚至为了“锻炼”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进行对客户对语音采集。
如果没有物联网安全,物联网不仅无法生存,物联网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工信部办公厅发布了《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这份通知中提出的五项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移动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应对物联网安全的挑战,需要立足新形势,发挥新作为。比如,我国物联网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物联网时代,要从国家层面全面做好信息安全立法,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推动信息安全立法走上正轨。另外,物联网不同的参与主体需要联防联治,紧密协作,企业履行责任,政府加强相关的物联网规范发展规范,加强不良行为监管,建立立体防御体系,共同把物联网“织”成坚固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