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环保技术方面。
智慧环保开展多源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注重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和科学性,遴选出具有突出实用价值的应用方式,保证“互联网+”智慧环保深入发展。将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成果与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相结合,全面提高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效率。强调生态环境管理业务需求导向,优化相关系统的顶层设计,利用大数据技术高效地进行数据汇集与整合;合理利用环境综合模拟、多业务协同建模等技术预测未来情景,并利用AI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支持生态环境的管理决策。
(二)智慧环保适用范围。
智慧环保要进一步加大数据开放、共享政策的推进力度,在环境管理和决策中保障“互联网+”智慧环保。正确界定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具体责任,特别要强化相关单位的主体责任,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规定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要求,并根据实际进行更新。对管制数据进行合理的交换和利用,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依法明确数据密级和开放条件。注重数据保护,规范数据用户行为,体现尊重数据生产。重视数据积累,促进开放共享,要求环保信息化项目产生的数据必须汇交,通过数据中心进行规范管理和长期保存。强化数据管理能力建设,相关单位建立具体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明确考核职责。
(三)智慧环保工业层面。
推动“互联网+”智慧环保,为环保产业链发展、环保产业技术升级型、环保企业的充分赋能。环境保护企业加大对智慧环保建设的投入,筹划环保产业转型升级。重点突破环保产业政策体系、环境服务行业规范等,规范和引导企业技术规划、资金支持、人才培育等。环境信息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对环境信息服务业进行规范化、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