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22
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只有硬件,没有“软件”,所谓“智慧社区”,也只能是“智能社区”。
并且这里的“软件”,指的是高效和优质的管理和服务。硬体是基础,是前提,而硬件只提供了快捷的方式和方便的手段,如果管理和服务跟不上,那么再好的硬件也只是摆设。
智能设备应用于社区,意味着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升级。智能化设备作为社区管理服务的新型载体,一方面极大地拓展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内容,丰富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渠道和形式,另一方面,它也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即时性、系统性、联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社区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务。但是,如果仅仅是智能设备,管理和服务就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那也不过是换了个“马甲”,“旧酒装新瓶”而已。
遗憾的是,现有的关于“智慧社区”的讨论和研究,似乎并没有把焦点放在这一点上。高质量的智能设备与其配套的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才是“智慧社区”的真正内涵和应有之义,否则只能称之为“智能社区”而非“智慧社区”。
综上所述,综观已有的有关智慧社区的讨论和研究,大都是从政府管理和社区治理的角度,或从智能设备提供方的角度,很少从社区居民及其实际生活需求角度谈。
这种现象非常奇怪。这至少也违背了两个原则:一方面,社区运行的本质是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而不是为“智慧”而“智慧”,否则就是新的形式主义。"智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途径,它的根本目标和目标是让社区居民能过上更加安全、方便、快乐的生活。
社区发展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脱离社区居民的视角,忽视他们对安全、便利、幸福的理解,无异于刻舟求剑、缘木求鱼。而“智慧社区”的建设,不能脱离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科学设计、严格论证、稳妥实施,才能把“智慧社区”建设与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相结合,真正做到符合实际、符合社区居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