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传感器是数据采集的源头,它无处不在。在智能化前端需要的态势感知,基本上都是从传感器开始。不管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还是智能设备、大数据分析,再庞大的智能系统,都要从传感器的尖端入手。
医学设备界的奇兵-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有400多个传感器;著名的波士顿机器人大狗,能自如翻腾,却需要1300个传感器。这个令人惊叹的智能产品,其实都有共性。数字化的步调,在这个世界中,半步也离不开小传感器。
但是,在中国战略性、支撑性的工业布局中,传感器几乎没有定位。在新的基础设施全面铺开之时,感应器——这一至关重要的支撑,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了。这张照片大概就是这样,当所有的宾客都要走进大堂时,鞋跟却都夹在了门外。这一窘境,早晚都要痛得叫出声来。
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属于工业范畴,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到其它行业。
但是传感器也是非常独特的产业。许多传感器都有“两栖”的特性:一方面,传感器的核心是芯片,会遵循摩尔定律,脑部迅速进化;另一方面,它也与敏感材料、机械器件结合在一起,受到许多机械原理的限制。
这个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传感器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但在中国,传感器产业却是令人吃惊的六大异常。
感应器第一异常:市场容量并不小,而国内的头部玩家是非常小的。
2018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700亿元,预计超过1700家企业。除歌尔、瑞声依靠苹果手机强大的出货量外,体块已达百亿,在声学传感器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与其它领域相比,如手机,汽车,工业控制,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基本上都是国外品牌的市场。除消费性电子、安防外,产值超过一亿元的企业不计其数,只有郑州汉威、宝鸡麦克、南京高华等领先,其他国内传感器企业,基本都属于“土豆”型企业。
感应器第二异常:品种很多,但是市场很隐蔽。
外国的模制产品和在研产品有3万多种,我国有2万多种。虽然这些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毫无疑问,传感器是一大类产品。而且这款产品,却很少被业界以外的人知道。实际上,手机,汽车,工业测量,智能设备等应用传感器的大户。而且这些年风生水起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都离不开小传感器。AI也不例外。你能说人工智能跑得再快,脚穿着还能感觉到鞋子。
感应器第三异常:民产品最怕断货,军工产品不怕高价。
军事感应器已高度自主,主要原因是军事装备的采购可以不计成本。而且要想进入民用市场竞争,就既要拼规模,又要有高性价比。若耗电少,成本低,则可赢者通吃。所以民企市场的突破是困难的,也不能得到军工市场的支持。这两个隧道各通一边,没有打通。而且民用的仪器传感器高度依赖国外。日本横河与重庆川仪有合资企业,生产横河川仪仪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由日本横河公司提供,它是最高精度的。国家间的联合攻关未能成功。这个合资企业也只能依靠日本国内的传感器。
感应器第四大异常:尽管以成本闻名的中国制造,但传感器在国外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
现在中国生产的大多数传感器都是低端的。其中,国内高端传感器占80%以上,传感器芯片占90%以上。在中国,生产线的成本也很高,几千万的收入,怎么舍得花几千万建生产线?
如今有许多传感器制造商,仍然是单干的,手工组装很多。由于生产上不去,有的一个月也就5000多,根本谈不上规模效益。另外,美德日品牌企业对中国的传感器市场也虎视眈眈,对市场份额非常谨慎。一旦取得进展,中国将受到外国品牌降价的挤压。
感应器第五异常:庞大的市场,最难融资。
本是智能化制造,人工智能大热,传感器终于要迎来一波咸鱼了。但不是。在这个市场上,投资者是看不到的。
因为国内对这一行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投资界一直处于冷清期。它与产品隐蔽,做大做强相对困难,有联系。而且国家对这一行业“冷处理”的态度,自然也影响了投资基金的判断。
感应器第六大异常:本该是国家的重器,奈何落地成了小萝卜头。
感应器作为人类感知的第一道防线,是人类社会智能发展的重要源泉。但是,该行业并未受到重视。
80年代初,由国家科委主持的一项课题,在讨论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技术时,“传感器技术”引起了很大的分歧。但是由于体积太小,最后还是被砍掉了。
四十年过去了,这一晃,情况几乎没有改变。尽管近两到三年来有一些鼓励发展传感器的政策相继出台,但一鼓作气,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基本上也是走过场。
感应器实际上是连接一切事物的五官,是眼睛,耳朵,和各种触觉。虽然很重要,但没人重视。感应器六大异常,本身就是一个怪兽。它真的是一根扎在智能传感器发展心脏上的刺,需要尽快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