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58
70年前,美国科幻天才布赖德伯里在《细雨就要来》中,描述一栋2026年的未来住宅:门上有语音锁、壁炉启动、晚上自动暖床、三餐制作、无用家具自动收纳,音乐随心所欲地播放,书自动朗读。这可能是物联网的雏形。
时至今日,曾经令人眼花缭乱的想象似乎触手可及,智能产品已经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然而物联网仍是雷声大雨点小,5G商用落地后,AI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物联网所需的“弹药”已准备就绪,如何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这是因为目前我们接触的智能设备,距离真正的物联网形态的形成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而言:
1.生态碎片化。
厂家对于智能家居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控制的目的上,不断地抢占入口。考虑过多的商业利益,过少地考虑用户诉求,营造入口中心化的生态环境,设置封闭利益。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统计,去年全球物联设备已达到126亿台,在2025年将接近250亿,几乎每个idea都会催生一款硬件,每个硬件必须与App相匹配。因此,每个应用程序都会独立运行。
2.设备并不高度智能,不能自主决策。
装备依赖于人工操作和云上的决策,所谓的“智能”只不过是将人的意图简单地传到云端服务器,由人工控制设备,需要操心的事一件不少。智能家庭的逻辑并非如此,在推高用户学习和使用成本的同时,也将许多设备转变为人和云上的“执行机器”。
真实的物联网设备形态,每一种设备都是某一特定场景的入口,设备和设备可以相互连接,各自具有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