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74
当前较为统一的行业观点基本认为应包括三个层次:终端或子系统,通讯连接系统,以及管理和应用系统。作者将其归纳为Device——设备、Connect——连接和Manage——管理。
IoT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就通俗而言:一是整体知觉,即让“事物”可以“说话”,成为“智能物体”,对它进行识别和数据采集;二是可靠传送,即可靠地通过现有各式各样的有线和无线通讯网络传送信息;三是智能化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显示。
从非技术性角度来看,物联网所要连接和服务的对象是终端设备(设备)和各类资产(Assets)。它包含了静态或移动资产,各种基于微处理器的应用系统,各种各样的智能卡和RFID卡等,数量在数万亿以上。
DCM之“D”(终端装置),即感知层的感测节点,在传感网络术语中有一个新词,叫做Mote(灰尘或智能灰尘)。每一个Mote都包含一个微型处理器(通常是低功耗MCU),无线通讯芯片,各种传感器,有足够的内存和硬件容量,可以在低功耗情况下进行监控。
如今,对物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从未如此突出,物联网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人提出M2M这一概念还不够广泛,因为Machine在M2M中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事物(Things),所以应该使用T2T。事实上,没有MCU的“对象”不会连起来,只有MCU-enable的对象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成为智能对象。举例来说,水质监测传感器需要安装GPRS通讯模块,以便能够“开口说话”;但是有些“设备”本身也有“开口说话”的功能,比如智能卡、RFID卡和手机等等。
中间层:连接(连接和交流)
无线通讯层作为智能设备与控制系统之间的桥梁,通用的通讯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天上飞来的”无线通讯和“地面行走”有线通讯。
顶级:Manage(管理和应用软件)
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管理与应用软件是其核心和灵魂。包括:M2M中间件和(内嵌)Edgeware(也称为软件网关)、实时数据库、运行环境和集成框架、公共基础构件库、工业应用程序包等等。一般基本功能包括:与ERP/CRM/OA/MES/SCM系统大集成,包括远程监控、自动报警、控制、维修、系统联接、数据处理、报告及决策支持、能源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