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RFID技术是人们在“物”中获取信息的又一途径。将RFID技术引入大众视野源自于沃尔玛的一项激进政策。2003年6月19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零售系统展览会上,沃尔玛宣布了果用RFID技术的计划。根据计划,沃尔玛的100家供应商应该从2005年1月1日起,将RFID标签贴在供应商的包装(托盘)上,并且一个一个地扩展到一个。若供货商在2008年未能达到上述要求,将会失去对沃尔玛的供应资格。该计划使得沃尔玛成为首个正式推出RFID技术的公司。因此,沃尔玛也是RFID技术的主要推动力。从2004年起,沃尔玛将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经现场检查,沃尔玛零售店、配送中心采用RFID技术后,商品缺货量减少169%,商品库存管理效率提高109%,商品补充速度增加3倍。商店(超级市场)进货效率提高63%,零售店和配送中心的平均库存下降10%。在管理层面上,沃尔玛利用RFID技术实现了以下好处:商品管理和仓库管理成本降低,管理精确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供应链实时性、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及时响应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有明显改善。这一切增强了沃尔玛的核心竟争能力。现在,RFI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销售、物流、运输等领域,能实现物料在全球范围内的动态、快速,精确识别和管理,因此受到各国政府和实业界的高度重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RFID被认为是将取代条码的数据自动采集技术。20世纪70年代,商品条码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条码技术的应用,减轻了零售业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顾客提供了一个舒适、方便的购物环境。但是,条码技术本身存在着一些弊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举例来说,在配送过程中,一定要有人工干预,确保条码都是朝向激光扫描的。货物运送过程中或到达商店后,必须经过人工扫描,才能知道货物的准确数量或判断是否丢失。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重复扫描或遗漏扫描的现象。此外,条码一般只能反映商品的制造商和商品的种类(或型号),有关保质期等信息只能靠人工输入。用手绘和数据记录的工作,很容易造成统计错误,造成货物短缺或积压。近几年出现的二维条形码虽然解决了信息存储不足的问题,但还是改变不了要借助光源才能读取信息和必须逐件扫描的难题。表格2-1中列出的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比较。
与条码技术相比,RID技术具有可自动识别的优点,但是在短期内,RFID技术还不能完全替代条码技术。由于RFID技术更适合物品的自动识别,而条码技术更适合廉价的一次性物品的识别。
RFID并非传感器,而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来获取预先嵌入在物体或物体标签上的信息的机制。RFID包括两个部分:标签和读取器。另外,RFID内有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微型芯片,以及接收和传送信号的天线。读卡器读出标签上编码的信息,使用双向无线电发射器/接收器,通过天线将信号发送给标签。标记会响应记忆中已写入的信息,阅读器将阅读结果传送给RFID电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