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05
自2009年物联网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第一个“黄金十年”,这一阶段的成果和市场表现都超过预期目标。它通过构建数据感知、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功能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应用系统,积极推进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体系建设,并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关键行业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解决方案。对发展数字经济系统,在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导向、企业经营策略和用户业务体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先导和示范作用,一套“顶层设计+具体产业应用”的体系结构已经形成。
虽然我国物联网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开发、应用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物联网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瓶颈和限制因素,具体表现在:
(1)大量感知设备访问管理技术。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要求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使是最末端的网络也同样需要有效的管理。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和设备的多样化,要求网络和终端的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弹性,要求具有完整的后台管理平台,并支持多个终端的多种接入方式。
(2)海量感知的数据处理技术。
海量的传感器信息汇集到物联网业务平台上,对其进行信息处理、存储、分析和挖掘等方面的需求非常大。如何运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多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是物联网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3)能源消耗管理技术。
当许多物体相互连接成网时,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能量供应,有的设备有固定持续供电,有的仅靠电池供电,有的甚至只能依赖能量转换技术,所以物联网需要解决低能量消耗的不同设备之间的联网问题。
(4)物联网设备安全技术。
物联网感知终端大多是在无人值班的环境下,具有大量的终端节点、感知节点群集、移动性低等特点,对物联网终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物理安全、通信安全、存储安全、终端应用运行环境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