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6
为了确保进博会用电安全,相关部门还为该地区电网配备了15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对配电站、开关室等室内场景的内部设备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自主化监测。这种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实现24小时巡视,还可以在一次巡检时用携带的传感器完成图像识别,红外测温和局放探测三项内容,而以往至少要进行三次人工巡视,效率大幅提升。
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控平台上发出“巡检”指令后,便可看到机器人在监控画面上开始“行动”,按照设定的路线在变电站内进行巡视,检测站的设备运行状况,以及各种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采集,备份上传至后台数据中心。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及时发现内部和外部的机械或电气异常,如异物、损伤、发热、漏油等,能准确提供设备事故隐患及先兆诊断分析的相关数据,将状态信息的收集、设备检测、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计划、检修决策等优化管理,从而提高设备自动化运行水平。
但目前变电设备的红外故障判断主要依靠人工诊断,工作效率低、易出错、实时性差,不能充分利用大量红外数据。基于人工智能、泛在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手持变电设备智能判别系统,开发和应用了基于人工智能、泛在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智能识别系统。
红外线视觉智能检测仪,红外视觉实时监测变电站用电状况。
今年进博会保电期间,相关部门在展馆及周边地区首次应用物联网技术保障展馆及周边地区的用电,采用“人力巡检+物联网”模式。经过初步测算,去年保电线路安装的可视化井盖和智能井盖,每天可节约巡视人员448人次,进博会期间可节约巡视费用约350万元。变电所、辅控系统减少巡检人员960人次,为13个变电站,在进博会期间,配电站共节约了运维(巡检)费用约600万元。这就是说,去年进博会保电期间,保电核心区电力物联网总共节约了运行监控费用9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