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智慧教室
PBL智慧教室教室可以称为基于项目/问题学习的教室,但信达雅翻译后很难做到,因此得名PBL课堂。这得名于PBL课堂。
PBL智慧教室是一套设计学习环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也称PBL,也称问题式学习)最初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PBL具有五大特点:
1.从一个被称为驱动问题(drivingquestion)的问题开始学习。
2.学生以实际情境探讨驱动问题,其解题过程类似于学科专家的研究过程。学习者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学科思想。
3.教师、学生、社区成员参与协同活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类似于专家在解决问题时的社交环境。
4.技术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框架,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5.学生要创造一套可行的产品(products)来解决问题。它们也被称为产品(artifacts),是课堂学习的成果,可以公开分享。
结论:PBL教学方法的关键可简单概括为问题驱动、合作完成、输出共享,因此对课堂环境的要求也基于以下理论:
(1)例如,物理环境桌椅布局需要满足团队协作风格而非传统的安排。
(2)LMS支持教师组织问题的分发和学生共享评价等应用。
(3)多媒体显示设备,以支持教师将专题发布与学生团队分享成果。
(4)一个合理的过程性记录系统,可参照魔灯平台。
TBL智慧教室
在TBL智慧教室的课堂上,TBL是团队学习(Team-BasedLearning,简称TBL),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它是把班级分成多个小组,通过自学、思考、讨论、发表等方式学习并解决问题。
在学生中心的理念下,团队合作学习将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把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种教学策略与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实验研究证明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结性:PBL智慧教室与TBL智慧教室大致相似,因为差异的内核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上,需要的外部支撑环境基本一致,如非要体现差异,可在小组讨论与评价机制上进行。TBL强调团队讨论和脑力激荡,TBL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满足脑力激荡的书写白板或书写墙、电子屏幕等设备;另一方面,TBL强调评价的多元性,特别是小组性评价,这就要求更灵活的评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