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关于古建筑、古城被毁的事故,方法层出不穷。有的因城镇扩建而被拆毁;有因岁月经久不修自然损坏;更因管理不善而烧毁。第二届全国文物局新闻发布会,就是一次关于文物安全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19年,国家文物局共接报21起文物火灾事故,其中19起已查明火灾原因。电器故障仍是火灾的主要诱因,发生文物电气火灾8起,占42%。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文物古建保护,已迫在眉睫。
火的发生与古建筑本身的建筑特点有直接关系,具体表现为:一是易燃物多,我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古建筑多为宗教活动场所,内悬挂纤维植物,香客供奉香烛用纸等可燃物,大大增加火灾隐患的几率。二是耐火等级低,燃烧蔓延快,我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结构、砖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较低;三是无防火分隔,我国古代建筑大多以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和建筑群,建筑内部缺少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容易火烧连营。
对古建筑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我国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名镇名村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的指导意见》。
根据古建筑和文物建筑的特点,根据先后出台的政策指导,采取文物古建筑智慧用电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方案在不破坏古建筑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集中优势,精准防控,实现对区域内消防设备进行智能监管,使文物古建筑不再发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