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所以称为智慧生物,是因为我们能够做到:通过感觉系统感知外部环境,通过大脑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身体做出反应和行为,通过一系列“感-思-动”的过程。 智能家庭中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智”这个词之所以能够在智能家庭中被使用,还因为它具有: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通过核心芯片计算和发送信号,通过执行器操作,这样类似的工作流程。可见,要实现“智”的功能,必须以知觉“能”为前提。在丰富而精确的知觉力量下,“智”的运用可以延伸。
首先,设备的“感知力”主要靠传感器和感测芯片来实现,能否在这方面实现技术和功能上的突破,对提高智能家居的功能、性能和体验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传感器的精度是非常重要的。精确性能最直观地反映传感器的性能和使用经验,相对于工业生产中整齐有序的工作场景,居家场景更具有个性化、分散性和随机性,因此这对传感器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工作场景。
也有兼容性的问题。智能家居中应用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光、压力、温湿度、磁性等,它们处理的数据类型各异,而且传输方式也有TCP/IP、232协议、485协议、红外等不同形式,如何在处理器端兼容这些数据类型,从而将更多的设备集成到智能家居系统中,也是一个开发的重点难点。
最终,不同于工业和商业上应用的智能系统设备,家庭使用将相对缺乏对设备的定期维护,单个设备的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但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却不亚于商业使用。为减少维修费用,对传感器设备的耐久性、可标定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