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货币让智能穿戴设备重获新生
近期,数字人民币试点项目已在深圳、苏州、北京、成都等地陆续展开,数字人民币的形态也日益丰富。视觉卡、指纹卡、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将陆续推出。
1月5日,邮储银行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员工餐厅推出了一款以“可视卡”形式出现的硬件钱包,首次在公众视野中显露出数字人民币的“卡片”形式。
2月5日,工商银行在湖南和顺石油滨水加油站推出了“数字人民币可视卡”,成为首张公开推出的银行数字人民币可视卡。
2月8日,以「铜钱」造型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在雄安上市,方案由农业银行河北雄安分行研发,外观设计迎合新年主题,前后膜红底金光闪闪,印有「雄安」及牛年生肖图案,正面有银幕,支持双离线支付。
2月14日,在“数字王府井冰雪购物节”的北京试点中,邮储银行继上海可视卡后,又推出了附加“健康宝”功能的数字人民币可视卡和指纹卡硬件钱包。除数码人民币消费外,用户持本产品到健康宝设备上贴上,即可完成健康宝的状态查询及注册。
同时,在北京试点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中,中行还推出了带有北京健康码查询功能的可视卡。此外,中行还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了滑雪手套、冬奥专用徽章、智能手表等多种形式的硬包作为冬奥会的必备品。
工商银行在北京试点数字人民币时,同样推出了多种硬件钱包,包括可视卡、手表手环、充电宝、老年拐杖、报时器、老年警报等。
伴随着试验的进行,一大波可穿戴式数字货币、智能卡产品问世,引起了业界的热烈讨论。
谈到以“卡”为载体的支付产品,银行卡无疑是当仁不让的。但是,除了传统形式的银行卡产品外,可视卡、指纹卡、蓝牙卡、异形卡等实际上都是曾经风靡一时的智能卡支付产品。
银联早在2013年9月就研制推出了具有电子显示功能的可视银联卡,它利用电子纸张技术,在金融IC卡卡面加载显示屏和数字键盘,可以显示电子现金余额、交易记录或银行卡用户积分等非敏感信息;同时结合动态标记功能,还可以显示交易认证信息。最早推出可视化银行卡的是交通银行太平洋可视卡和龙卡数码显示卡。
那时,银联可视卡的出现,为金融领域开启了可视卡产品的窗口,业内人士认为,它为金融IC卡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众多的卡商、芯片商、银行纷纷加入其中。
但是,事实上,经过发展和实践,金融领域的可视化卡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费用问题,彼时的可视卡成本高达100-200元左右,而且更换一张卡还需要额外的手续费,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另一个原因是可视卡是伴随着“电子现金”的诞生而诞生的,它的可视窗口有的只能查询到“电子现金”账户的余额,实用性比较有限。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动态标记进行大额转账验证,既不需要手机验证码方便,也不需要U-Key等产品纯粹。
随著IoT设备的发展和金融数字化的发展,智能卡形式的产品也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如虚拟银行卡、数字银行卡等。
随之而来的是指纹卡,蓝牙卡,以及可获得的产品体验,再加上额外的消费,使得这类智能卡产品的销量越来越少。
可穿戴支付最终并未走向繁荣,而且收场不大。最终,可穿戴设备的源头应该是“穿戴”,首先应该是产品的外形和功能,而“支付”只是其功能的锦上添花。当时不少企业在热炒下,为了迅速扩展其交通卡、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将可穿戴和支付的侧重点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