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关的数据统计来看,虽然大家对于自己的健康十分关心,但是真正能做到定期去进行体验的人员很少,只有41%的人会有体验的习惯,特别是年轻的90后人群,体验的频率和比例是最低的,每年定期体检只有30%的人参加。大部分人还是会等到生病之后,再住院治疗。
每个地区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大医院人满为患,优质医疗资源还是集中在城市中。边远地区在这方面的差距很难弥补,似乎成为一个无法扭转的现实。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去全国一流的医院看病的,即便去了这些医院,也可能会因为患者实在太多,反而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对于医生来说,每天超强度的工作也会带来情绪上的焦虑,这个问题似乎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而让人欣慰的是,科技的进步还是带来了行业升级的可能。
物联网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其实用两个字可以说清,那就是“平权”,所谓平权就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那么用在医疗上,最简单的一个应用就是远程的问诊,让优质医疗资源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下沉的问诊,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资源平衡配置问题。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初级阶段,随着5G技术的普及,远程手术操作也开始变得现实,低延时的画面和亲眼看到差不多,专家可以操纵机械手来进行手术,这其实就迈进了大大的一步。毕竟你不用跑到北上广,就可以在本地做一台顶级专家的手术,确实是一种真正的平权。如果到了更高的一个层面,那恐怕就是人工智能的引入。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诞生后,可能会替代很多低级的工作,现实恰恰相反,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替代的,反而是专业的工作。
比如医生的培养是相当困难的,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外,大量的病例参与和经验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积累无法复制。人工智能则不同,他可以轻松学习并记住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份病例,然后根据化验参数,就可以完成诊断,而且误诊的可能性远低于人类。而如果到了这一步,我想可能就是医生大解放的时代了,大家终于可以轻松一点,大部分交给机器完成,自己只要把关复核就可以了。现在癌症领域这样的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其他的领域相信也不会太远,相信在我有生之年,这会成为一个现实。
上面讲的这些都是和医生诊疗相关的,问题是得病的是我们,不管怎么诊疗,也要我们自己努力才能恢复健康,所以在康复这个环节,我们自己的积极心态依旧非常重要,不过现阶段,在康复方面的技术提升,也令人充满期待。
比如有一家这样的医院,护士所关注的就是一块记录患者输液状态的屏幕,当电子屏自动报警时,便提醒护士前去换药或者拔针。我想每个打过吊针的人都会有过是不是护士把我忘了或者打错药的担心出现,而现在如果能让每一位病人都佩戴一个 RFID 腕带,护士输液前,先扫一下腕带和药品编码,确定两者是否匹配,就能将输错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种科学的监控和提醒,可以说真正让患者放了心,大大降低了人为出错的可能。这种升级,我觉得才是未来医院真正的模样,繁厚的收录病历没有了,一切信息都记录在智能床旁系统(PAD)之中,这家医院就是上海永慈康复医院,院长沈旭东表示:“物联网医疗,真正实现了解放人,从而把时间还给医护,把医护还给患者。而‘医患合一’是我们每位员工都遵循的理念。”
在这家医院,更为领先的则是急症的抢救,例如一位罹患慢阻肺、肺心病的85岁长者由于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急性心衰发作,值班医生迅速处置的同时,相关信息已经通过APP传递到了主治医生的手机上,看完相关数据后,主治医生迅速远程指挥处理,最后病人有惊无险。
预防在医学上一直很重视,但是大家却总是会忽视。在物联网和5G人工智能问世后,医疗水平将大大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更加普及。不过还是提前预防比较好,虽然技术越来越科学,但是健康风险也是很大的,只有坚持定期体验才能及时地做好预防工作,也能节省资金。
文章来源:《物联网技术可以带来怎样的新可能》,智家网